設立宗旨
世新大學為邁向教育國際化,並配合二十世紀後半期之國際性別教育發展趨勢,以及聯合國推動之性別平權國際議題,遂於民國92年創設性別研究所;本所為北台灣首創之性別研究所。
本所創所宗旨為:
一. 因應國家之性別平等政策,深植性別研究之學術及實踐資源;
二. 彰顯性別研究之國際潮流,促進本校之學術地位及競爭優勢;
三. 整合北台灣性別研究資源,提升國內性別研究之學術水準;
四. 促進本校系所之科際整合,培養多元視野之性別研究人才;
五. 推介學術主導之公共政策,促進符合性別正義之社會發展;
六. 結合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推動性別平等之社會改造工程。
政府各部門為推動性別平等之國家政策,多有相關的具體作為。行政院於民國85年成立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簡稱行政院婦權會),並於民國101年改銜為「性別平等委員會」,統籌規劃全國性別平等相關議題與政策。行政院更於101年成立「性別平等處」,作為前述委員會之執行秘書單位。行政院所屬各部會也都於民國101年組成「性別平等專案小組」,協助各部會推動其主管業務之性別平等相關政策與作為。教育部則最早於民國87年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並於民國94年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實施後,更名為「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統籌規劃國內各級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並將性別平等納入九年一貫課程的核心議題。
此外,考試院及立法院也分別於民國101年成立院級性別平等委員會及性別平等專案小組,協助各該院推動性別平等相關政策與業務。
上述政府各層級之性別平等相關委員會及專案小組自成立以來,均積極協助各機關落實性別平等政策綱領,推動性別主流化政策,並配合CEDAW檢視所轄法規,並於民國102年完成第二次國家報告。
我國雖以性別平權為國家政策,但在性別研究人才的培育上,卻起步較晚。基於性別主流化已蔚為國際潮流,性別平等不僅是我國政府施政方向,也成為台灣社會的共識理想,培養研發及推動性別平權的人力資源便成為國內高等教育機構的重要任務。
二. 彰顯性別研究之國際潮流,促進本校之學術地位及競爭優勢
三. 整合北台灣性別研究資源,提升國內性別研究之學術水準
本校之中程校務發展規劃,特別強調學術研究之重點突破,藉以提昇本校之學術地位及競爭力。本所之設立,不僅呈現獨特的學術發展特色,並將成為北台灣首創之性別研究所,此正符合本校中程規劃重點特色之發展方向。詳言之,我國雖以性別平權為國家政策,但在性別研究人才的培育上,卻起步較晚。目前國內僅有三所性別研究相關之研究所,且都位於南台灣。高雄師範大學於民國八十九年設立性別教育研究所,為東南亞第一所性別研究相關之研究所,其設所宗旨首在培育性別平權教育之學校師資。高雄醫學大學於隔年設立性別研究所,課程設計多聚焦於性別研究中的醫療與健康議題。高雄樹德科技大學於民國九十年成立人類性學研究所,主要特色集中在性教育,性諮商及性社會學等領域。
四. 促進本校系所之科際整合,培養多元視野之性別研究人才
五. 建構學術主導之公共政策,規畫符合性別正義之社會發展
承前所述,性別平等為國家既定之發展政策,各項公共政策之規劃及推動皆應反映此項政策。此外,女性主義論者倡導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應互為體用,落實性別平權意識於公共政策亦為性別研究重要之社會實踐。有鑑於培養具性別平權知能之政策規劃人才為國內高等教育之當前要務,而國內目前已設立之性別相關研究所均未將性別與政策研究納入其課程規劃,本所設所願景即在透過性別研究相關之學術論述,建構性別平權之公共政策,以引導符合性別正義的國家發展。據此,本所將性別與政策研究列入學術發展之重點領域,藉以培育具性別平權意識之政策規劃推動人才,一則可落實學術論述於公共政策中,提供本校師生性別研究之實踐場域,二則可建構學術主導之公共政策,推動符合性別正義原則之社會發展。
六. 結合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推動性別平權之社會改造工程
本校性別與傳播研究中心長年從事性別議題相關之學術研究與社會教育,對於國內性別平權之推動,具有相當程度之貢獻;尤其在性別暴力防治之研究發展與教育宣導上,更累積具體之成果(詳附件一)。本所之申請設立,即擬借重該中心的實務運作經驗及場域,透過建教合作機制,提供本所師生落實學術論述於與社會實踐的機會。據此,本所可透過對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的結合,有效推動性別平權之社會改造工程。